文明始于心•健康始于行丨市民多选择网上祭祀方式缅怀先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8 18:16

  4月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惠州市暂停集体祭奠、公祭、骨灰撒海、植树葬等群体性祭扫活动。4日,记者走访我市殡仪馆及部分墓园了解到,虽然仍有少数市民前往墓园扫墓被劝返,大多数市民积极响应号召,取消现场祭祀或通过网上祭祀方式缅怀先人。

现场走访公墓出入口设卡 无市民现场祭扫

  今年,因为疫情防控,我市所有殡仪馆与公墓园取消现场祭扫,鼓励市民网上追思。经广泛宣传,这项特殊举措获得市民理解与支持。

  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4日上午8时30分,在市殡仪馆与长青墓园两个主要道路入口上已设卡检查,每个出入口执勤人员由市交警、下角派出所民警和下角街道办、市殡仪馆、长青墓园、安保公司等工作人员组成,对每一辆进出车辆进行严格的盘问检查,发现有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一律劝返。

  “我们从早上5点开始设卡检查,之前一度担心劝返压力,但宣传效果和市民支持力度都很大,绝大多数市民早已经知晓,也理解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要求,所以到现在我们工作压力并不大。”现场执勤的下角派出所廖警官介绍,往年同一时段,进出市殡仪馆和长青墓园的祭扫人流车流已有上万,现场交通、消防、人流等安全维护压力很大,今年市民理解并遵守要求不到现场扎堆祭扫,让执勤人员都很感动。

  8点45分,一辆小汽车在执勤点前停下来,下来一位年轻人,他亲人的骨灰存放在长青墓园,从深圳过来准备祭扫,因为匆忙回来并没有关注惠州的要求。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解释,3分钟后,他向墓园方向深深点了个头,“今年疫情,特殊时期的要求,我很理解,我回去上网祭扫,谢谢你们,辛苦了。”

  据市殡仪馆与长青墓园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清明期间的疫情安全防控,市殡仪馆与长青墓园道路入口、大门入口与骨灰楼、墓园等关键出入口,在一周前均设卡检查,对市民进行劝返。市民对此给予理解与支持,有不知情市民经解释劝说纷纷回家,表示疫情稳定后再来祭拜,或者进行网上追思。

市民采访选择网上祭祀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现场祭扫服务暂停,很多市民通过网上祭祀平台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4月3日,在惠州工作的林先生通过网上祭祀平台缅怀自己的外婆,表达对外婆的思念之情。“第一次通过网上祭祀平台祭祀先人,我为外婆送上鲜花,点上蜡烛,并和外婆说几句心里话,告诉我们生活得很好。”林先生告诉记者,从小他就和外婆感情深厚,2018年外婆去世,他内心十分悲痛,去年亲自回老家汕头扫墓。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取消现场祭扫,他也积极响应号召,没有回老家,而是选择网上祭祀发方式。

  “我觉得网上祭祀方式挺好的,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而且环保方便。”林先生认为,厚养薄葬的才是真孝道,如今社会也越来越提倡文明祭祀的清明新风尚,这种方式应该及时推崇下去。

  在广州工作的王先生今年也通过网上代祭扫的方式祭拜自己的一位朋友。“今年惠州取消了现场祭扫,我没有办法前来现场,就委托网上代祭扫的方式为朋友送去了鲜花,朋友生前喜欢喝酒, 我也让代祭扫工作人员带去了酒,表达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王先生的朋友多年前因一场意外去世,只要有时间他都会亲自到惠州市殡仪馆祭拜。今年他本想亲自到朋友墓前祭拜,但疫情影响无法前来,内心多少有些遗憾,但能够通过代祭扫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内心的诉求。“今后我要去外省工作,回来广东的机会也少了,网上祭祀能够帮我解决无法祭拜的问题。”王先生表示,今后他无法前来现场祭拜时,就会选择网上祭拜方式寄托哀思。

  记者了解到,自3月17日惠州“寄念”网络祭祀平台开通以来,截至4日晚上7时,该平台浏览量为19962宗,总拜祭10316宗。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