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人,这才是清明节的打开方式!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3 01:47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按照以往

家家户户都会去祭祖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

建议大家居家追思网络祭扫

扫码看看吧

“远程寄念平台”二维码

文明祭扫

别样清明一样情

您的安康就是对故人最好的告慰

除了扫墓祭祖

吃艾粄、门前挂柳枝保平安

……

惠州还有不少充满地方韵味的传统习俗

岁岁年年

惠州有哪些清明习俗呢?

小编这就为你一一道来

看看惠州人以往清明节的打开方式

扫墓祭拜

在惠州,清明节的重头戏当属“拜山”(祭祖)了。据悉,拜山有不少讲究,祭拜的时候要注意“茶前酒后、左鱼右肉,水果在后”的摆放顺序。

食公尝

按照惠州当地人习惯,拜山完毕后,族人往往要聚食一餐。惠州人把这个习惯称之为 “食公尝”,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家族公产,清明这天的家族祭拜,行族人聚食之礼,都要从家族的公产中支出。

门前插柳

在中国古代,柳和桃树、菖蒲、艾蒿等树木花草一样,都有避邪作用。清明插柳在惠州民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民俗,清明节前几天就会挂上它用以驱邪,保佑一家人健康。

吃艾粄

都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这是流行于客家地区上千年的习俗,客家人由于长期生活在青山绿水中,对“青”极富联想和寓意,在清明节以吃清明粄为定俗。

在清明节,到野外采摘艾叶,剁烂成浆后与米粉和糖做成粄糕,蒸熟后分给大家吃。由于艾叶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所以有了吃清明粄身体强健之说。

踏青赏花

清明既包含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其实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因此,清明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祖和扫墓,各地还有踏青、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也因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这首古诗中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等疫情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家门,踏青赏花,游玩看景,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提醒!今年提倡云祭扫、拒绝聚餐!你的记忆中,关于清明的习俗有哪些?

来源 | 惠州日报

整合 | 仲恺发布

了解疫情信息和仲恺权威信息

请关注“仲恺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原标题:《@仲恺人,这才是清明节的打开方式!》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